開眼:專訪《父後七日》雙導演
《父後七日》導演王育麟、劉梓潔,兩位的絕配感,一靠近就強烈感受到……,切入訪談也是宛如電影般單刀直入又意在言外。
劉梓潔改編自同名散文的本片,取材親身經歷。然而,轉換成電影媒介,劇本儼已甩棄濃厚的自傳意味,自成一性格……,這性格分身出來後,劉梓潔又奇妙地轉換位子來到導演崗位,繼續參與漫長的捏塑。也就是說,她創作了它三次。
說到雙導演電影,你會想起彭氏兄弟、還是柯恩兄弟呢?
這回,兩人「組團」的過程也相當令人玩味——王育麟導演慧眼相中這篇好文章,並挪出半張導演椅,邀請本尊劉梓潔帶著她的觀點加入。王導說,當初決心將之搬 上大銀幕,就是看到這個題材骨子裡蠢蠢欲動的台灣真性情,由原作者親自改編為劇本,意義更是重大。劉導則表示,改編過程的確是經歷一些割捨與掙扎,使得人 物設定,不再拘泥於遵照自己家庭,相繼,延伸而出的架構,卻益發生動映寫了葬儀百態。
……她小心翼翼在這個私密維度裡建構一個外來世界,寫好後,開門,邀劇組進來。
也因預算考量之故,後製過程中,偶還順應現有素材,組湊出斷裂的剪接效果,兩位導演均表示,現在的觀眾,相當適應MV式的畫面節奏,與其固守傳統敘事,不如在創新與完整之間,取得兩全。這也構成本片風格的基礎。
至於電影中強烈的用色對比,多人說過像阿莫多瓦,對此,王導謙稱,現在回過頭來看,也很驚訝當時會作出這麼大膽的嘗試。他表示,周遭膽識過人的工作人員,也是本片創意的推手,比方攝影師傅士英,片頭一個手機震動的主觀鏡頭,便得自他的想法與堅持。
情節上,本片相當程度「掙破」原始文本,另闢鷹架,其中阿義與阿琴的情感脈絡就穩實地扶起故事一端,亦搶走不少目光。劉導表示,能夠跟這些底子深厚的演員 說戲,對她來說也是一種回饋。不過,相對回到一個創作本位,對劇本撞上拍攝現場臨即性的變動,最是激起她力執己見的鬥志,為此,她和王導還擦出不少「火 花」。
演員方面,由王莉雯來飾演本尊,劉梓潔導演說,選角時,輾轉物色許多人選,可惜感覺都少那麼一點,直到偶然在副導莊景燊家裡聊天,目光鎖定他身職編劇的太 太王莉雯,乘興請她試演一遍。王莉雯也很寶,她祭出的是後來我們在電影中看到刷牙趴哭片段——,果然是近在眼前的寶。
入行影視圈多年的王育麟導演表示,數十年來,看遍國片的起起伏伏,堅持下去的力量,都是年輕時候參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電影拍攝工作,一路用眼睛,搜集下來的電影人那份熱情。王導並說,這部片遙相呼應的,反倒不是同以諧趣為主調性的首部長片《棉花炸彈》,而是取材嚴肅的紀錄片《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這亦是他自己極鍾愛的作品。
此外,兩導tone調之match,連賞片偏好都交集在昆汀塔倫提諾、柯恩兄弟風格上,劉導另特別喜愛姜文導演的作品。
至於目前有何最新拍攝計劃,王劉雙導只略略透露,是一齣橫跨台灣歷史六十年的大型故事……說至此即打住。唯可確定——「將更深刻紀錄這塊土地的感動。」王導篤定地說。
原文出處:開眼e週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