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預告片演職員介紹幕後故事入圍台北電影節


2010/08/29

周│報│影│評-《父後七日》

作者:張士達

《父後七日》從原著到電影,以一種知識分子隨時冷靜觀察又自我省視的態度,來面對失去至親時驚慌失措又故作壓抑的情感衝突,以及看似莫名其妙的民俗禮儀對於家屬奇妙的療癒作用。這段大家曾經經歷或者也許終將經歷的旅程,透過一群演員適度誇張又不致太過頭的演出,讓《父後七日》成為國片史上最獨一無二的療癒系電影。就像女主角騎車背著用電腦合成拼湊的父親遺照,在百無禁忌的荒誕粗糙中,卻微妙呈現出台灣草根文化裡那種雖不工整卻自成一格的生命情調。

*********************************************************

解剖檯評分
 台灣獨特的喪葬風俗,是近年來許多國片擷取創意的泉源,從《豔光四射歌舞團》、《流浪神狗人》到《一席之地》,都從墓仔坡與電子花車荒謬俗麗的世界,營造出觀照生死的黑色喜劇況味。《父後七日》把格局放得更小,全由這些繁瑣禮儀中構築成一部電影,卻更深刻精準地捕捉了那些哭笑不得的片刻,畢竟這些笑聲與淚水,都來自真實走過一趟的人生。
 同名原著散文改編
 由劉梓潔、王育麟執導的《父後七日》,由劉梓潔獲得林榮三文學獎首獎的同名散文原著改編,記錄了她在父親過世後,在入殮火化等繁文縟節中細膩的心情轉折。一般散文因偏向內化的本質以及缺乏戲劇結構,並不適合改編為影視作品,《父後七日》卻因原著中大量影像化的敘事,反倒賦予了改編劇本豐富的現成素材。電影裡除了對主要角色大幅增減以強化骨幹之外,甚至許多場戲都是由原著一字不差的直接平移。畢竟劇本是由劉梓潔親自改編,的確較能抓到原著中最珍貴的情感精華。

 《父後七日》作為一部改編電影最成功的部分,就在於它忠實地掌握住了原著在語言文化拼貼上的多元並置與節奏、主述者隨時從所處情境中抽離並藉以自我防衛情緒衝擊的自嘲語氣,以及不斷在輕盈與沉重間反覆拉扯的無奈無力和荒謬突梯。但畢竟散文仍是散文,這部篇幅小巧卻直擊人心的散文原著,就是改編為電影時最大的本錢與最大的限制,僅管珠玉處處,有時卻又難免因戲劇主軸與結構不明確而散亂寫意。
 在導演王育麟的掌控之下,片中職業演員與非職業演員的組合,則因靠著本土色彩的統一基調,而不致落入演出風格混亂的弊病。飾演道士的吳朋奉與飾演父親的太保兩位硬底子演員,尤其是撐起全片成功基礎的兩大功臣。較為可惜的是,飾演天兵表弟小莊的新人陳泰樺雖然表現自然大方,令人眼睛一亮,但他與道士間彷彿徒弟與師父的關係,卻著墨太多但又沒經營出與主題契合的明確方向,反倒成為片中數度拉得太長的美中不足之處。
 誇張哭爸的療癒之旅
 《父後七日》從原著到電影,以一種知識分子隨時冷靜觀察又自我省視的態度,來面對失去至親時驚慌失措又故作壓抑的情感衝突,以及看似莫名其妙的民俗禮儀對於家屬奇妙的療癒作用。這段大家曾經經歷或者也許終將經歷的旅程,透過一群演員適度誇張又不致太過頭的演出,讓《父後七日》成為國片史上最獨一無二的療癒系電影。就像女主角騎車背著用電腦合成拼湊的父親遺照,在百無禁忌的荒誕粗糙中,卻微妙呈現出台灣草根文化裡那種雖不工整卻自成一格的生命情調。
 而在行禮如儀的庶民喪葬文化中,最深的痛楚慢慢浮現,切膚的傷痕慢慢被撫平,隨著片中人物的父後七日以及後來更長時間的逃避與面對,也讓觀眾跟著完成一趟療癒之旅,而為思念的親人找到自己心中一處永遠平靜安詳的所在。畢竟無論是聲嘶力竭的哭爸或是文學與電影,所殊途同歸追求的,不就正是那最終的釋然。

原文出處: 中國時報周報影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