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預告片演職員介紹幕後故事入圍台北電影節


2010/06/30

HKIFF 2010 之 8:父後七日

近日一齣《艋舺》,去年在金馬獎奪得最佳劇情片的《不能沒有你》,還有之前的《海角七號》等,台灣電影顯露的希望似乎比港片要多。我說希望,不單純着眼於票房收入,還有電影的質素,作品在類型和風格上有沒有打開新的局面。正在香港炒得挺火紅的《歲月神偷》,看過本事、預告片、一些訪問還有幾頁劇本(在書店有售),只有一陣因為老調重彈而孵出的病懨懨。
今屆電影節捨《艋舺》而取《父後七日》,是因為覺得題材和角度挺有趣。換了在香港,相同題材可能早已變成《陰陽路》系列電影了。
劉梓潔從她長約四千字的得獎散文(第二屆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組首獎)改編成電影劇本,跟王育麟一同導演成《父後七日》。故事講述父親病逝,女兒回家奔喪,跟哥哥還有親友和禮儀師等在父親遺體火化下葬前幾天的故事。
原著是劉梓潔以 2006 年她父親過世期間的種種趣事入文,改編成電影後更見黑色幽默。談死亡殯葬,2008 年日本電影《禮儀師の奏鳴曲》瀰漫莊嚴敬意,《父後七日》則輕鬆「搞笑」得多。在華語電影中也算少見。
網上關於《父》片的報道不算多,就知道影片在 2007 年開拍,整個劇組到劉梓潔的老家拍攝,親朋好友都動員了,就連劉梓潔外公也在戲中客串,演出「看日子」的長者。
我早知道台灣人辦喪事,靈車裝飾得誇張,也有哭喪,搞得大鳴大放,所以看電影時並不覺得新奇,但在喪禮過程中一家人給耍得團團轉,在吃飯或刷牙時也要哭,倒是很有喜劇效果。
嚴格來說,電影沒有什麼匠心獨運的拍攝技巧或表達手法,不少戲分還是挺典型的,像女主角揹着父親的遺照騎摩托車一段,一看見女娃不意好思把大大的畫像放到自己胯前,已經預料到她會用揹的,而且會順便回憶起從前跟父親騎車的片段。有時候陳腔濫調卻始終最得人心,這是全片我比較喜歡的一場。
女主角樣子有點像香港舞台劇女演員焦媛,看時不免讓我分心,既聯想起焦小姐童年的模樣,也想到現在她於一些(香港)人心目中的形象。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太保飾演死去的父親,金鐘獎影帝吳朋奉飾演禮儀師,兩人表現最優異。太保的草根好爸爸讓人心生溫暖,而吳朋奉的禮儀師亦莊亦諧,他的表演風格在內地和台灣都多見,但在香港就缺人。曾志偉該做得到,但他沒有粗獷的外型,高八度的嗓子也滿討厭。
結局調子一轉,女兒在錯過送別父親時已流過真切的眼淚,但過後返回自己生活,遠離家鄉,冷靜下來後再想起失去的親人,在那時候才真正可以梳理自己的情緒,為自己而哭。那些眼淚,也是最難過的一種眼淚。

延伸閱讀:《父後七日》原著散文
原文出處:Wordy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