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預告片演職員介紹幕後故事入圍台北電影節


2010/10/05

『父後七日』導演王育麟等與嘉大學生座談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01004 17:59:19) 榮獲今年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槳,以及第47屆金馬獎七項入圍,改編自「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首獎作品的電影『父後七日』,以正港「台」味獲得觀眾熱烈口碑,成為繼『海角7號』後的熱門國片,深具台灣本土人文特質及民情俚俗也引起廣大的迴響。


國立嘉義大學通識中心4日下午在該校蘭潭校區及民雄校區舉行兩場的「通識直達列車—父後七日影片欣賞座談會」,特別邀請『父後七日』導演王育麟、製片詹婷怡及金鐘影帝吳朋奉等人與學生互動座談,引導學生探索影片的創作動機及拍片手法、雙導演合作模式對於創意發展的影響、創作團隊成員的情經驗投射與合作歷程,以及觀眾對影片的經驗回饋和想法行為,嘉大李明仁校長也全程參與蘭潭校區這場座談會。

導演王育麟開始就說到『父後七日』放映以來,讓他最高興的就是暑假期間票房贏過『唐山大地震』,他意外也很高興認識同為台大森林系畢業的嘉大李明仁校長和通識教育中心王鴻濬主任。座談會中,嘉大學生問到喪事是一件很莊嚴隆重的事,但在片頭中採用以色列婚禮民謠,似乎不搭嘎,他提到死亡不是結束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跳脫傳統的思維及拍攝手法來看死亡,讓片子的後作力及反思更大。

剛入圍47屆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項,飾演道士的吳朋奉表示『父後七日』的劇情是你我的共同記憶,有著台灣囝仔氣味能引起共鳴的電影;詹婷怡製片也分享4千字的散文如何成功轉換成這部電影;與學生互動非常熱絡。

王育麟導演是台大森林系畢業、吳朋奉讀的是電子、製片詹婷怡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律師,3位皆非電影本科系出身,但在電影領域中互相迸出火花,有著想要為國片再創春天的理想,也在今天的座談會中鼓舞嘉大的學生們勇於追求自己的理想,紮根基礎學科跨領域學習。王育麟並與在場的學生分享成功的四個條件就是:願景、熱情、紀律、良知。

活動主辦人通識教育中心王鴻濬主任與特殊教育學系陳香君教授表示,從影片中對喪葬儀式的幽默寫實描繪,提引觀者產生對許多社會議題的關注,以及對人事的共鳴,正可藉以培養大學生對在地民俗文化敏覺思考及關懷實務的熱情,並從觀片研討過程中獲得激發與成長。

該校通識教育「通識直達列車—從影片『父後七日』談創作的情感出口與觀眾的經驗擁抱」課程在座談會結束後,將有「創作迴響、經驗擁抱」分享園地的設置,邀請同學們繼續在BBS、Facebook或其他網站平台以不同的參與型式留下對影片創作的迴響及創作,以及校內創作展演,提供各類型創意個人團隊集聚一堂,進行創意分享激盪,與創作評選。

圖說:李明仁校長(右)致贈感謝狀予吳朋奉(左)
原文出處:中央社

1 則留言:

扁東 提到...

《父後七日》來嘉大舉辦座談會那天我也有參加(我在民雄校區~),很不好意思的是:當導演詢問在場有誰看過電影了?我卻沒辦法舉手。因為我是彰化子弟,我想要在自己的家鄉看這部片啊!卻一直找不到時間回家。
上個禮拜我終於抽空回家看這部片了,真的很好看!看完心中也湧出一些回憶,都寫在自己部落格裡了... http://blog.yam.com/cjcjovup/article/31418506
《父後七日》真的很棒!也希望能把金馬獎入圍的那些獎項都抱回來喔XD